您的位置:首頁>母嬰>正文

面膜可以天天敷嗎?

每個人的朋友圈裡都會有各種品牌的面膜身影出現,商家也會抓住演員日常生活敷面膜的照片來鼓吹。“一張面膜,臉部問題全解決”,“要想皮膚好,一定要每天多敷面膜”之類的資訊傳遞給大家。

就是由於不正確的市場引導、消費者對面膜產品認知誤區和無良商家為了利益的添加違禁成分,讓面膜成為眾矢之的爭議產品。

我在這鄭重的告訴每一位朋友,如果面膜挑選不對,或是不適用你的皮膚,就算每天敷100張面膜,也成不了範冰冰。反而會加重皮膚負擔,造成肌膚問題。

1、 面膜的原理

市面上有很多形態的面膜,但不管是什麼種類的,面膜的原理——“物理封包”。什麼是物理封包,我們可以理解為:直接把皮膚和空氣暫時隔離(10-20分鐘),讓活性成分高效滲透,發揮其作用。給皮膚做密集護理,膚質在短時間內集中補水和修復。

2、 面膜的起源

面膜最早的前身是用在皮膚科臨床。為了加速藥物活性成分高效被皮膚吸收,常常採取濕敷治療。

皮膚科常用生理鹽水,硼酸等溶液配合一些藥物成分,用無紡布或紗布讓患者濕敷。用作皮膚病的治療。

例子:有嚴重過敏的情況,皮膚科會醫生通常會開一些藥,(地塞米松或艾洛松急救的激素類成分)兌上生理鹽水用紗布敷臉。當然情況有好轉就請立即停用。

這種治療方法發展到現在,就出現了一些藥物面膜(臨床上也會有一些敷料劑)

3、 面膜的種類及適用肌膚

水洗類面膜

最常見的就是泥膏類面膜,在歐美市場上,這類面膜是主流,跟歐美人膚質有關係,她們的皮膚大部分是油性皮膚毛孔粗大。

泥膏類面膜主要肌底成分是高嶺土,皂土等成分,具有深層吸附油脂,去角質,有些還添加特色礦物泥成分,補充皮膚礦物質。

泥膏類面膜更適合偏油性肌膚,以及給正常肌膚定期深層清潔和去角質作用。

泥膏類成分容易腐敗,所以會加入比較狠的防腐劑和酒精防腐,敏感肌膚和屏障受損的肌膚最好避免使用。

水洗面膜還包括乳霜型和啫喱型;乳霜型,油脂含量會比較多,適合幹性肌膚。啫喱型相對清爽,適合油性肌膚。

免洗/睡眠面膜

免洗面膜其實就是加大用量版的霜或是啫喱,為了起到封包的效果,通常會添加很多大分子的膠質成分,所以使用睡眠面膜你會感覺到滑滑的,黏黏的感覺。適合幹性及中性肌膚。

睡眠面膜在使用時容易長痘的肌膚請注意,不要輕易使用高營養高油脂含量的睡眠面膜,如果睡膜裡有一些容易致粉刺的成分,一晚厚厚一層會堵塞毛孔,誘發長痘。您購買的睡膜產品覺得油膩或是不透氣,塗抹20分鐘後,也可當做水洗面膜洗掉。

粉劑型面膜

粉劑型面膜最大的好處就是不含水分不添加防腐劑就能保存,但同時也會有調和和使用上的麻煩,以及有效成分吸收的問題。市面上常見的有綠泥粉、珍珠粉等。

貼式面膜

貼式面膜是現在市面上最常見的形態,把無紡布的剪裁設計成臉型,將精華浸在面膜布上,然後敷臉。市面上面膜布的基材有很多,面膜液也是各種配方,看上去的一片面膜,但成本和功效相差非常大,面膜貼的功效性成分取決於裡面的液體成分,目前市面上價格低廉的面膜,很難保證其功效性。

5、 面膜的使用

我們來針對不同膚質建議下敷面膜的種類和次數,當然這只是小編的建議,您可以根據自己的皮膚情況調整。

幹性敏感肌膚,建議一周2次面膜,不用清潔類面膜,使用舒緩修復類的,貼式面膜相對適合,如果對護膚保濕劑成分過敏,那就建議大噴霧+面膜紙濕敷。

油性敏感肌膚,建議一週一次清潔類面膜,清爽控油的貼式面膜一周1-2次,最好選擇無防腐劑成分的面膜貼,或是可以使用調和類的面膜粉,可以避免刺激同時可以去油。

幹性耐受肌膚,建議一周3次面膜,清潔類面膜儘量少用,保濕型面膜貼和乳霜型面膜更為適合。

油性耐受性肌膚,建議一周2-3次面膜,其中含有果酸、水楊酸成分的清潔類面膜是首選,避免高油脂和高營養的睡眠面膜。

喜欢就按个赞吧!!!
点击关闭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