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頁>正文

寵物小課堂 | 狗狗到底要不要絕育?

為什麼要絕育、到底要不要給狗狗絕育,是很多主人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。

從醫生的角度分析:

未絕育母狗的高發疾病

子宮蓄膿:25%左右的發病率,只能通過子宮摘除術來治療。病情嚴重會引發腎衰竭,腹膜炎而導致死。

乳☆禁☆房腫瘤:是未絕育的母狗最常見的癌症,而且有一半幾率是惡性腫瘤。第一次發情前絕育可將風險降低到原先的0.5%,成年後絕育也可以極大地降低患病風險。

有人說生一胎就不會生病了,這個說法沒有任何科學依據,專業繁殖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識,無序繁殖只會帶來更多的問題,對狗狗的健康也存在風險。

未絕育公狗的高發疾病

前列腺腫大:高發疾病,絕育可以根除。

睾丸癌:常見癌症,絕育可根除。

關於手術的風險

絕育手術技術已經很成熟了,手術傷口也很小。沒有絕育的狗狗上了年紀很容易得這些常見的疾病,等病發再治療或做手術,風險和成本遠遠高於在幼年做絕育手術,病情嚴重會危及生命,所以出於健康考慮醫生一般會建議狗狗在6月齡後做絕育手術。選擇正規。設備條件好的醫院就行啦。

從行為學的角度分析

騎跨行為

絕育可減少因性激素引起的騎跨行為

攻擊行為

絕育18小時左右荷爾蒙快速下降,雄性激素水準降低,減少狗狗的攻擊性(因害怕、疼痛引起的攻擊不會減少)

做記號行為

6月齡前絕育可避免做記號的行為,但2歲後的狗狗已養成習慣,絕育就幾乎沒有幫助了。

從主人的角度分析

公狗鬥毆、茶飯不思、弄髒家居環境

母狗發情情時被公狗追逐、因管理疏忽導致狗狗意外懷孕等。

當然,我們不會只是因為怕發情時的麻煩而選擇絕育,主人們更關心的還是狗狗的健康問題,研究顯示絕育的狗狗比未絕育的平均壽命要長1.5歲。

所以綜上所述

未絕育母狗的常見疾病發生幾率高且後果嚴重,所以出於健康方面的考慮,有專業的血統繁殖需要可等繁殖計畫完成之後絕育。作為寵物的都建議絕育。絕育時間建議在6月齡之後,第一次發情前。如果第一次發情時間較早,就等這次發情完全結束後做絕育手術。

未絕育公狗出於行為和健康的綜合考慮,建議在成年前絕育,但也不宜過早,建議至少6月齡之後。

絕育後的狗狗體內激素水準的變化間接引起食欲上升,同時絕育後的性格也相對穩定,所謂心寬則體胖。所以主人在狗狗絕育後需要注意控制狗狗的食量,並增加運動,以免發胖。

喜欢就按个赞吧!!!
点击关闭提示